Skip to main content
 主页 > 辩论技巧 >

抓住狡辩的辫子反辩

2009-05-17 08:00 浏览:

  在现实生活中,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看法,往往会构设诡辩来向对方发难,陷对方于被动尴尬的境地。诡辩在论辩中固然厉害,但诡辩自身存在着语言模糊、内容矛盾、逻辑错误等方面的局限性,因此,反驳诡辩可从以下这些方面打开突破口:
  一、诡辩的逻辑如果是错误的,不妨顺着这个错误的逻辑,将错就错,就地取材,重新构设一个诡辩进行反驳。请看下面的例子:
    某校禁止学生在教室里穿拖鞋。一天下午,高二(三)班的“捣蛋鬼”××同学又啪嗒啪嗒地穿着一双拖鞋进了教室,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让他从座位上站起来:“我三令五申禁止穿拖鞋,你为什么还穿?”王老师皱着眉头问。
   “对不起,我没穿拖鞋。”××大声回答。
    “什么?你脚上穿的不是拖鞋?”王老师提高了嗓音。
    “不是,是凉鞋。”××语气坚定,还有意低下头望着自己脚上的鞋子。
    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移到了××的鞋子上:这双鞋子原来是一双普通塑料凉鞋,不过现在鞋后跟全被剪掉了。看上去与拖鞋没有两样。
    “鞋后跟全剪掉了,难道是凉鞋?”王老师恼火地问。
    “当然是凉鞋!这就像一个人的腿断了,他还是人,而不是狗!”××昂起了头,大声反驳。
    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为王老师捏了一把汗,担心他下不了台。王老师先是一愣,但很快镇定下来。他双眼盯着××,不紧不慢地说:“你的话好像很中听,不过,你的辩解是错误的。凉鞋之所以是凉鞋而不是拖鞋,最重要的在于凉鞋有鞋后跟,这就像一个人,如果他最重要的头部都没有,那他就不再是人了。”
    ××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,低下了头。
    在这里,××的诡辩在逻辑推理上明显是错误的,因为人断了腿固然是人,但无法据此推出凉鞋断了鞋后跟还是凉鞋。王老师思维护敏捷地洞察到这个错误的逻辑,立即把思路从人的腿部移到人的头部,构设了一个同样逻辑形式的诡辩,把凉鞋鞋后跟的功用提升到\"像人的头部一样\"重要,既然人的头断了就再人,那凉鞋断了鞋后跟也就不再是凉鞋了。由于王老师这个诡辩后发制人,以谬制谬,所以××不得不低头认错。
    二、诡辩的语言如果含糊不清,模棱两可时,可通过对其语言进行判断、分析、解释,批驳他的荒谬观点和不实之词,阐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。请看下面的例子:
    老张和老刘在公园辩论:
    老张问:“在金钱和道德之间,你选哪一个?”
    老刘不假不思索地答:“当然选道德。难道你选金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