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 主页 >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>

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演讲稿——个人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

2009-09-27 08:00 浏览:
  古人云,预则立不预则废。预先而不滞后,蕴涵了先进性之重要义理。
 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,其先进性不言而明。科学发展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,是使抽象的、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、物质形态的真理,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。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社会建设,社会自然要朝着科学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,引导世界变革,世界自然要朝着科学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。
 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。社会的发展总是螺旋式的上升,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印证了这一点。社会的发展,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,是在对立、转化、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,优化社会要素、组织与关系的结构,为人类个体、群体、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,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环境——基础条件。社会的发展,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表现,要通过人类个体、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来实现。
  从实践上看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共识,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。但是,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,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,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,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,导致经济结构失衡、生态环境恶化、两极分化加速、失业人口增多、社会动荡频繁、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,这些问题在发达国家的早期发展历程中也出现和存在过。
  从理论上看,上世纪60年代开始,人们对“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”的传统理念产生了怀疑,新的发展理念开始孕育产生。在肯定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上,更多注意到发展中质的变化,认为发展有三重价值标准,即维持生存、自我尊重和自由。真正的发展除了提供食物、住房、卫生保健和安全保护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,还必须提供就业机会、教育条件,对文化和人的自尊给予更多的关注,扩大个人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。70年代,生态经济学家则提出了“可持续发展”理念,包括资源、环境、循环经济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问题,引发了对发展内涵的进一步思考。社会学家则提出发展要从人出发,以人为中心,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在于人。新的世纪,新的气象,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,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,只要一谈到发展,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,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,它远远超过了“满足人类生存”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。由此出发,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“科学发展观”产生的源头。
  目前,全球正处于经济动荡中,西方欧美诸国都面临着新的挑战。而我们中国经济正朝着健康、稳健、快速的方向发展,世界人民都一致把希望的目光投在了中国。在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上,聪明、智慧的中国人民坚信科学发展观是硬道理,并一直坚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